? ? ?
心肺耐力是指持續體力活動中循環、呼吸系統供氧及骨骼肌利用氧氣的能力。反映心肺的綜合功能以及肌肉利用氧的能力,是評定人體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標。
心肺耐力為什么如此重要
? ? ?
心肺耐力是心血管和全因死亡風險的強大而獨立的預測因子,已在健康人,心血管疾病患者、肥胖癥、2型糖尿病、高血壓和血脂異常人群中獲得證明;心肺耐力已被證實與高血壓、吸煙、肥胖、血脂異常和2型糖尿病相比,是更強有力的死亡風險預測指標;心肺耐力比其他運動試驗中的變量,如包括ST段壓低、癥狀和血液動力學反應,具有更有力的風險預測作用;心肺耐力每增加1-MET存活率會提高10%-25%。心肺耐力穩定或升高可以顯著降低CVD風險,減少疾病發生和降低死亡率,延長壽命。應該將此信息傳達給醫生、健康管理人員和患者。
鑒于心肺耐力與健康和疾病的密切關系,2016年12月美國心臟病協會立場聲明發表立場聲明,將心肺耐力繼體溫、脈搏、呼吸、血壓之后列為第五大臨床生命體征。
如何提高心肺耐力?
? ? ?
運動可以提高心肺耐力,絕大多數人可能會首先想到跑步、登山、俯臥撐等運動。
是的,只要運動,就可以提高心肺耐力,但是不同的運動方式提升心肺耐力的效果不同,比如短跑的人奔跑速度很快,有氧能力不一定強,而長跑和游泳對于提升攝氧量的幫助更大。
提高心肺耐力,應遵循FITT-VP原則,即從運動頻率、運動強度、運動時間、運動方式、運動量和進階6個方面制定并實施運動處方。堅持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使心肺耐力提升10%-30%。(轉自:IEI運動處方)